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韓正現象~~值得深思

韓正現象~~值得深思 - 陳文茜






韓正來台,台灣各大富商巨賈,凡想落腳或已落腳上海的,皆紛紛朝拜。

有的搭專機回台,只為見韓正一面;幾名大總裁甚至各項活動皆一一參與。


連戰辦韓正來台第一場茶敘,各大CEO皆與會。


我的好友尹乃馨目前任職渣打銀行,陪同渣打亞洲CEO想盡辦法見韓正; 她從辜汪時期主跑兩岸新聞,後來曾擔任我的辦公室主任多年。


見證韓正來台的場面,感慨地說:「當中國的官,真過癮!」  


把時間拉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浦東剛建設完畢;滿江邊皆是一排又一排的空樓。全球沒有人意識,包括上海人也不相信,13年後上海將成全球最大商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


事實上,2000年上海市政府破土「陸家嘴金融區」時,許多外資還背後偷笑,「上海,憑什麼?」  


讓廢墟蛻變為繁華


韓正約莫從那個時間點起出任上海副市長 在他手中第一個大政策就是今天上海最大亮點之一:「新天地」。


2000年,我第一回踏上中國大陸土地,新天地仍是一片廢墟;原居民眾剛動遷完畢。樣品屋裡掛著仿吳昌碩假畫,桌面模型向來客們說明這塊19世紀「石庫門」之地,未來驚人的樣貌。我半信半疑。


二二八後,我家逃難至大陸的叔公,後來勞改江西,終老死於上海。上海於我有兩個記憶:一個張愛玲小說裡流光紛彩的上海,一個埋葬親人冤死異鄉的上海。兩個疊影分別引發我兩極情結。 我愛上海,也恨上海。  


2002年,再回上海;我驚訝地看到韓正如何化廢墟為繁華;2004年,上海又將焦點轉往外灘。當時的我感慨地寫下上海真像一個愛漂亮的姑娘,「每兩年就為自己變妝一次」。  


2005年後,上海啟動了驚天動地的大建設。195個車站,12條捷運,2條高鐵,4條城際鐵路,全中國交通樞紐虹橋航空城同時開工。


去年我至上海訪問韓正,他坦白地說:「這是很大的決策風險,沒有一條道路地面底下是安靜的。」


「但既然要建設,就要搞大的。」「2010年上海將一舉逼近倫敦地鐵密度;2012年超越;2020年為倫敦地鐵總哩數的2倍。」


「老百姓忍受5年的交通黑暗期,5年上海像個大工地,但2010年起上海就蛻變了。」  


韓正口中的「大建設」,還包括外灘改建,車道地下化,平面道路改鋪綠地長廊;整治黃浦江,遷走數千家工廠,以濕地淨化還上海一條母親河,歷時12年;以及即將開幕的上海世博園區,共5.28平方公里,242個參展國家與國際組織場館。  


  帶更多自信回上海
韓正
台灣之行,周錫瑋與胡志強皆分別接待,並向他簡報未來大台北及大台中規劃案。


平時韓正人沒啥架子,翩翩有禮,聽完簡報卻忍不住喟嘆:「這麼好的規劃,怎還沒著手興建呢?」 他問了一個來自上海的問題,也是台灣人最難面對的問題。


如果民主相對是一個比較好的政治制度,為何1997年金融風暴後,台北一天比一天衰落,上海卻一天比一天繁華?


為何我們驕傲的民主自由,實踐的結果卻等同把行政效率拖垮的代名詞?  


韓正一行,周五回大陸,正巧目睹立法院為「產創條例」、 一個本不涉及敏感政治的經濟法案,在立院也硬生生被玩成零和遊戲的下場。  


風光訪台,沒有太多遺憾離去。韓正看到台灣開放的一面,滿聚人才的優勢;但我相信他帶著更多的自信回到上海。


專制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4年. 民主台灣捷運新莊線10幾年還沒蓋好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認為這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打打嘴砲...


我們得意的自豪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但實際上呢? 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


哪個高官明星結婚,誰跟誰又傳緋聞...


國際上真正發生的大事,沒看到幾家在報...


我們是可以選擇,但太多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被動的吸收單一資訊,而民主自由的大旗又讓我們誤以為我們的資訊是最正確的,最全面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規劃一片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這段話讓我感觸很深, 我們的自由是以“我”為主,但人是自私的,也是狹隘的,有誰願意為了公眾的利益去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一個國家的建設跟規劃,少不了會犧牲少數人的自由,此時該如何抉擇?


看台灣的高鐵跟大陸的高鐵花的金錢跟時間比較一下就知道,我們花了太多成本在內鬥,在制衡,在討好,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首要政治正確,然後跑紅白帖跟拼選舉缺一不可.


至於建設?民眾有抗議再說吧...  


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


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7-11繳費時,人家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


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北京早已家家戶戶裝上太陽能板了? ?當我們還在煩惱五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 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


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 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 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  


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


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新與舊

五年前的春節,兒子送給我一台新的富士FinePix 500 數位相機.


五年以來,用它拍了不下數千少張精美照片


有些還曾在部落格上獲得精選.


當然,更讓我們留下了不少甜美而難忘的生活記憶.


 


就在兩個月前,忽然數位相機的感應線圈(sensor) 出了問題(我猜),照相時對焦時,取景視窗看到的是五色雜陳, 拍出來的照片更像是抽象畫.


 


對於喜歡照相的我來說,沒有像機,實在事件痛苦的事.


於是到處詢問, 查尋,求救;根據照相館專業人士的說法,Sensor 的修理或更換價錢,幾乎跟買一台新相機差不多.


 


在買與不買之間,讓我很難抉擇.到底買靈巧的小型相機,還是買比FinePix 500 更好的呢?


 


正在猶豫不決之際,忽然想到我還有一台二十多年前,傳統手動的Canon 單眼相機,何不拿出來用用看? 因為舊相機已經被束之高閣有三五年之久了.


 


當我拿出相機一看,裡面還有未曾照完的膠捲;底片的感光度是富士400於是很快的把它照完,並立刻拿去沖洗,看看過期的底片從老舊的相機能拍出甚麼樣的相片.


 


照片沖洗出來之後竟出乎意外的發現,過期好幾年的底片居然還能沖洗出不錯的照片;剛剛拍攝的居然也比以前拍攝得更好.下面幾張的拍攝日期,早已不記得了. 看來顏色略有退色, 顯得偏淡.


這張,是我去年秋季從櫻桃樹修剪下來的;它居然也結花苞!



這張是李子花,雖然底片舊了,卻仍能拍出它的姿色


 



 


接著,興奮得又買了兩捲四百度的底片,繼續體驗完全手動拍攝照片的樂趣 調焦聚、調速度、調距離、調光圈.


 


下面這幾張照片,也都是用新買的底片,用Canon AT-1標準鏡頭FD 50m m, 1:1.4 拍出的令人驚喜的美景:


第一張,飄落的櫻花花瓣



 


第二張:前院的鬱金香



 


第三張:不同顏色的鬱金香,花球還是郵購來的.



 


第四張:後院的梨花



 


第五張:春天剛從地上冒出的香水百合嫩芽



 


看到這些照片,決定不再買新的數位相機. 同時我認為「舊的不去, 新的不來」這句話該做反向修正了.


 


看來,我們「喜新厭舊」的習慣, 似乎也該改為「舊愛勝新歡」才對.


 


書架上,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本新書; 然而,舊書能完全看完的畢竟不多,甚至還有只看過幾頁的.何曾為舊書喊冤!


 


每次去超市,都會買些肉類蔬菜水果等.可是,只要翻動冰箱或冷凍庫,就會發現裡面有不少東西,幾個月都沒動過.怎麼不先把冰箱裡面的東西消耗掉,就一直在買?


 


我們常看到這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老妻、老友、老狗.


 


現在,我要加上一個: 老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