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思親過中秋


中秋節, 在我的心目中, 早已不再僅僅是個節日而已, 卻是一個令人倍感「思親」的日子。


 


我這樣說, 不僅是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 也不是因為自己找不到過節的適當方式, 而是因為小時候在家中過中秋的情景,讓我至今永生難忘。


 


至今我仍清晰記得,小時候在北京郊區過中秋的氣氛與方式,既溫馨,又意義深刻。尤其是中秋節的月餅,根本不到糕餅店去買,而都是家裡面自己做,不只是月餅裡面的餡都是自家農田耕收碾製,最重要的還是有大有小。


 


大月餅,全家只做一個,而且做得很大,晚上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時,才開始切開,家裡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分,即使是有人出門在外,也必然會離鄉背井的人留下來,而且不論等多久,都會一直留到遠行的人回家才吃。


 


由於小時候家境貧困,家裡只能供哥哥念中學,所以跟父母商量同意後,我就從小離開家鄉,隻身在外闖蕩,一方面減輕家庭負擔,另方面也可藉此尋求發展機會。沒想到,離家之後經過了四十寒暑,開放大陸探親之後,才又踏上歸途。


 


然而,當親人見面之後,才發現父母早已雙雙過世。


「你離家的這些年來,父母可想死你了」,在掃墓的途中,妹妹親近的靠在我身旁,告訴我每年中秋爸媽都是含著眼淚告訴我說:「我們幫他算過命了,你二哥還活著呢;一定要把留給他的那一片月餅,好好的保存起來。」


 


下: 第一次偕內人及子女回鄉掃墓



 


她說到這裡,我們眼淚都早已流到嘴邊。接著又說:「他們把給你的那一份月餅,留了十幾年,甚至留到發霉,還捨不得扔掉。直到哥哥畢業後被分配到南方,我出嫁之後,父母連中秋節都不過了。」


 


「既然月餅已經發霉,又何必一直還要為我留呢」,我泣不成聲的問。


 


「我也是這樣想啊。」妹妹哽洇著說:「爸媽覺得,等你回來,就是團圓的大日子;你看到的已經不再只是月餅,而是全家對你的思念。」


 


這時,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傷,完全流露在跟妹妹的擁抱中,以及我們泉湧般的淚水裡。


 


下: 探親離別前夕, 各地親戚在舊北京機場合影



 


我每年都會用「思親」的方式,過我的中秋 遙望著遠方、凝視著天空、看著童年跟父母的合照 ;


 


下: 這是唯一跟父母的合照; 那時弟弟還小



 


 


多少年來, 月餅的式樣、內容、大小、包裝、以及廠牌,對我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