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豬年的職涯致勝要訣
近年來, 社會上流行著兩句話. 第一句話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法就是變」.第二句話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這兩句話雖然都與「變化」有關, 但是對我而言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第一句話, 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除了原理原則之外, 世事隨時都在變, 如果抱殘守缺一成不變, 對已知的現況或者未來不做適度的調適, 肯定會之虧.
第二句話, 我倒認為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藉口. 因為計畫的本身就已經包括了對未來的評估. 如果還說「計畫趕不上變化」, 充分表示計畫不夠, 計畫不詳, 計畫不周. 工作如此, 人生如此, 職場生涯的規劃更是如此.
過年前看到了一些臆測性與假設性的職場異動趨勢調查報告. 報告的內容大致說 春節過後約有40% 以上的企業員工有跳槽的傾向. 轉眼間春節已經過去, 果然如調查報告所說而職場上很多人都有異動, 我認為他們都是「早有預謀」, 也就是說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規劃.
雖然從台灣工業發展的歷史來看, 不少企業的員工仍沿用著往昔慣例, 選擇春節後轉換工作, 然而如果以廿一世紀對職業生涯轉換有概念的員工而言. 轉職的時間點已經相當彈性. 不但不依時令而動, 甚至在行業與專業上的轉換, 也有了嶄新的想法與做法. 例如, 有些新鮮人, 則因目前所擔任工作職務的內容與性質, 與自己的興趣不符, 一旦發現, 便立刻轉換, 若刻意等到春節再離職, 所付出的代價要比等年終獎金要高很多; 同樣, 一位中階主管發現, 自己的價值觀與公司的理念相去甚遠, 他甚至可以放棄五六年的公司年資, 而儘早轉換到適合自己個性的公司. 這都足以顯示, 企業員工的異動, 時令因素只是可能性之一, 反而是因為大家對「職涯規劃」的概念更深入而強化了.
職涯觀念要有新詮釋
對一般人而言. 職涯, 無非就是單純的, 與工作有關的職業生涯. 然而廣義的職涯觀念, 早已經隨著工業型態的快速發展, 改變並超越了早期 Super 及 Hall 等「職涯發展階段」論的模式. 舉例來說 在現代化的各行各業中, 有很多處於廿多歲「探索階段」的年輕人, 在職場上已經不是懵懵懂懂的在探索上耗費太多的時間, 而很快的當上了知名企業的 CEO, COO, CIO 或者CFO. 如雅虎的楊振遠, 美國電視名主持人Opra. 同樣. 五六十歲以上處於「退出階段」的高齡老鳥, 卻仍然馳騁職場, 所向披靡. 例如美國電視上的名主持人Larry King 等, 國內外這種實例不勝枚舉. 為何有這麼多功成名就的人們, 縱橫職場, 居然不受到傳統的年齡限制? 主要是他們對職涯的觀念與做法有了比常人更深入且不同的了解與體驗. 或者說, 這就是「只要有計畫, 永遠趕得不上變化」的明證.
正因為如此, 深入而嶄新的職涯觀念, 不但要先做好「職涯規劃」, 更要根據規劃做好「職涯管理」、以及「職涯發展」. 因此所謂的「職涯規劃」就絕不只限定于剛出學校的新鮮人, 或者是中年轉業者, 甚至還要包括中高齡的職場精英. 如此說來, 廿一世紀的現代職場人的職涯轉換觀念, 更包括了藍領、白領、基層主管、中階主管、以及高階主管與經營者. 企業中每一階層, 對自己未來的職涯走向. 都應該做有系統的規劃與有效的管理, 然後才能「發展有方」. 這也是在一年的開始把成竹在胸的「計畫」付諸實現的觀念與做法.
計畫與實施要週而復始
究竟怎樣做, 才能夠在坎坷而渾沌的職場上馳騁自如, 無往不利呢? 個人認為, 必須先要確實的把「職涯規劃」做好, 進而把規劃中的每一細節最好自我管理, 絕對不能因受到挫折而氣餒, 並且還要逐年逐步做些檢討與修正.
根據國外專家的說法, 踏實的「職涯規劃」, 是有系統的把下面的十大題週而復始的不斷「計畫」, 「實施」,「檢討」; 第一步做完做到第二步時, 仍要回頭檢討究竟第一步是否仍有瑕疵而需要及時修正. 依此類推, 這十大主題就能夠統合性的應用在一生的職場中. 尤其, 如果能夠把這十大主題相互融合相互連結、相互輔益」. 最後必能達到「相互呼應」的境界.
在這「金豬」剛剛開始的現在, 希望下面這十大主題對您有用: 一. 透視自己, 二, 設定目標, 三, 之所進退, 四, 展開調適, 五, 自我推銷, 六, 勤加耕耘, 七, 預估成效, 八, 增加價值, 九, 及時發聲, 十, 評估得失.
這十大主題, 看起來相當簡單; 甚至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繪製出能夠自我解釋的圖形. 只要您能夠把每主題作出詳細的「計畫」,深信聰穎過人的您, 立刻能夠豁然開朗, 甚至可以應用到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