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行蹤千萬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行蹤千萬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天倫遨遊海天, 窗外詩畫連篇

自從發表過"祖孫情深" 及這篇即興詩後, 除了一直在整理照片外, 當然生活中也充實的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情, 例如家中及深秋庭園的整理, 就是其一.  不過, "祖孫情深" 這一系列, 如果再不繼續下去, 自己也覺得在時間管理上應該改進了.

為了讓上次的這篇即興詩跟每次的主題相連結, 還是先把這首詩完整的再post 一次如下:


       天倫遨遊海天, 窗外詩畫連篇;
       小鎮涵容宇宙, 幽谷襯托山巒.
       積雪艷陽輝映, 湖泊凝翠競艷;
       儘享美食醇酒, 啼笑怡情萬千.


為使每次發表的照片比較充實, 而且也盡量把最好的照片呈現出來, 這次的主題可能仍以"天倫遨遊海天"為主, 並且會增加ㄧ些到達度假村住處(Resort) 時的生活狀況.


海天公路真的是美不勝收. 這個景色, 就夠迷人了. 當然, 我自己在開車, 不能拍.



只見公路上的車輛, 都是來去匆匆;  有的人開車幾個小時, 甚至是幾十個小時,為的是要到某個"特定的地方", 卻忽略了途中很多美景; 既使是這個兩年前才因舉辦冬季奧運而拓寬了的這個海天公路上,只要開車半左右就停下來, 就可以靜靜的看著遠山近樹海灣美景,也很少看到有車停下來, 實在可惜; 我真想多停幾次, 哪怕只待上半個小時.



經查過附近資料,在快到目的地前有一個施恩瀑布(Shanon Fall), 而且還是旅遊重點之一. 當然我們也沒放過. 並且上次也略作介紹. 這次則從這裡開始.



風景如畫, 美不勝收, 幾乎都無法完全把海天公路的景色形容得恰到好處.


到了瀑布車場後, 只要十幾分鐘就可以走到瀑布公園; 想起公路上風馳電掣的車輛, 蔥鬱茂密的綠樹, 就覺得舒服多了.



當然, 我們也一路上拍照. 有兒孫真好!



以前, 兒女小時候, 每逢假日幾乎都帶他們到處玩. 這張照片的背影, 則是我跟小孫子康康在一起往前停車場時, 被內人拍到的; 是她, 從我們的背影聯想到了"父子背影".



住處是在滑雪勝地旁的度假村, 名叫 Sundance Resort. 看到這個名字, 早就煩囂頓逝了; Sundance, 好有詩意.



這個度假村, 屬於Worldmark Club 會員的飯店. 報到處看起來不顯眼, 但是內部卻很溫暖.



走進房間, 最先進入眼簾的就是窗外的迷人景色; 用"窗外詩意連篇"來形容, 恰到好處.



我們所訂的是可以住六個人的, 共有兩間房, 客廳一個沙發床. 剛到一個新的環境, 孩子們最新奇, 每個房間都跑一跑, 每個床上都躺一躺. 他們在雙層床上拍照, 但是晚上卻未必睡在這裡.



這種渡假村, 只提供住處及住處內的生活飲食起居設備, 如冰箱碗盤刀叉, 其它所有吃的喝的都要自己準備, 因此我們出發前已經計畫好, 除午餐在外面的餐廳就地取材外, 晚上則自己準備. 在這種特性下, 餐飲的安排反而更有彈性.



度假中的吃甚麼, 似乎都已經不大重要, 全家高興的在一起吃喝鬧笑, 反而比吃多少吃甚麼更有意義. 可是, 這種生活似乎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隨時享受得到的.  這也正是最值得珍惜的機會, 更是為孩子們留下甜蜜記憶的時刻.



吃完晚餐, 奶奶就幫康康剪指甲. 看, 孫女恩恩居然把腳伸到奶奶身上, 多麼溫馨舒坦!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對芝加哥的特殊感情 -- 芝加哥好美 之五(完)








         以「芝加哥好美」為主題,已經寫了四篇,從公園、河上景觀、到建築等美好的印象.由於春節前後的瑣事,對芝加哥印象最深且特別的地方,延遲了一段時間.當然, 這篇也算是完結篇 - 雖然還有很多值得寫的地方.
        我們大約下午兩點多到達芝加哥機場,好友夫婦專車來接我們.在回市區的途中,他們已經把芝加哥做了簡要的介紹,同時也給我們蒐集了一大疊旅遊資訊.


       照片: 溫馨的住處大廳


         



         等我們到達住處,把行李放下之後,他們迫不及待的帶領我們從住處步行到公園聆聽交響樂團的露天演奏; 接著又帶我們去吃芝加哥獨特的大披薩.他們還說,這種披薩只有芝加哥才有;因為是周五下午,等候吃披撒的人群特多. 我們居然等了半個多小時.吃過之後,果然風味不錯.


           圖片:居然有這麼大的披撒


           


          照片: 除了披薩還有豐富的餐飲


         



         當晚回到住處已經相當疲憊,忽然聽到遠處有鞭炮聲.從窗口一望,原來是船塢在放煙火.原來靠近安大略湖的碼頭,每逢周末都會施放煙火.看完十多分鐘的燦爛煙火,已經使疲憊全消.             


          照片: 煙火美景之一


           



         令人難忘的是,第二天晚上好友夫婦還特別準備紅酒招待我們;五年多沒見面的生活經驗交換,讓我們直聊到將近午夜,大家仍興趣昂然.


          照片: 品嘗紅酒, 賓主盡歡


           



         好友是從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任教多年後退休的.因此,還特去了校園.除介紹曾獲諾貝爾獎的楊振寧及李政道的宿舍外,更細心的介紹了該校具有歷史意義的原子彈研究的成果紀念碑.


          照片: 原子彈研究創始紀念碑


          



        他曾提到兩件關於芝大的特質: 一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及職員要比學生多很多,因為是以研究為主,這是在美國大學中最獨特之處;二是芝大教授的諾貝爾獎得主居全國之冠.我對第二個特質本來想順口問他,但是立刻又收了回去.因為他既使已退休多年,卻仍經常應邀至美歐及亞洲國家演講.遺憾的是諾貝爾獎與他無緣.
      


         這位好友,還是五年前參加張家界九寨溝之旅認識的,居然爾後經常藉網路通信及藉skype話家常.
       根據一般經驗,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們,再結交新朋友的機會相當少. 然而,正因為這種機會較少,一旦結識,就能成為知交,這是旅遊之外的另一種收穫呢,何況讓我們在芝加哥更留下了這些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芝加哥的建築 --- 芝加哥好美, 之四

芝加哥的風景秀麗, 公園寬廣美好, 可是芝加哥的建築也是構成芝加哥之美的另一個原因. 我們曾買了觀光遊覽車票, 玩了兩個下午, 也藉此捕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照片一: 住處附近的公寓住宅建築, 無論在視野上及設計上, 看了都很舒適.


也許專攻建築的人, 對芝加哥的建築所欣賞的角度跟我不同.  不過, 關於審美, 我認為只要自己能感受到它的美感, 就未必一定要對它做品頭論足.


照片二: 我們每次都會經過的千禧公園; 公園後面的建築背景, 使公園更加寧靜


下面所選的幾張照片, 當然也是經過自己挑選過好幾次才上載的, 但是可能仍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沒有包括在內. 除希望您藉此能對芝加哥的建築略有了解外, 也請您看過之後有所收穫.


照片三: 華人女建築師獲獎的作品: 水波住宅大廈(Aqua Residential Building)


照片四: 水波大廈正面的獨特美景



照片五: 水波大廈的遠景. 知道了這是華人設計師的得獎作品, 還特別多照了幾張.



照片六: 鬧區中新舊建築的混搭



照片七: 這種方方正正的建築, 以色彩的搭配取勝, 不是也很美嗎!



照片八: 芝加哥南區的古老住宅建築, 古樸雅致!


照片九: 從建築物的倒影, 也可以看出建築的另一種特色呢


旅遊的好處之一, 就是能夠身臨其境, 融入當地的生活與文化. 只要能得到這


種感受, 就已經值得了. 當然, 這也是人生的享受之一.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芝加哥的河上美景 芝加哥好美 - 之三

說到芝加哥的景色之美,具有動態性且具柔和之美的地方,要算是河上景色了, 至少我認為如此.


我這樣說, 是因為我們所住的朋友大樓公寓, 恰好位於芝加哥河的河口與密西根湖港口的交會處.幾乎所有前往內河遊覽的大小船隻, 都會經過這條河.


這張照片,是從屋頂拍攝,可以看出矗入雲霄的建築,與密西根湖畔景色相互輝映:



照片中的這座橋就是密西根湖上的舊船塢與芝加哥河交會處的夜景; 船塢的一部分已經規劃為遊樂區.



芝加哥河雖然並不長,卻經過相當多的重要景點, 如觀光旅館,最繁華的一條街, 以及河岸旁突出而美感的建築.


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出,河面上這樣的觀光船隻絡繹不絕.


 


這張照片,是從室內往市區內瞭望的河上景色.看樣子,兩艘遊艇似乎都緩緩行駛,似乎要停下來一樣.原來河對岸的一家大飯店,每逢準點都會從庭園內噴水十分鐘,所噴出來的水好像彩虹一樣,橫跨到對岸,吸引了很多遊艇駐足不前.(如下面的圖片)



看多了之後,自己都可以不用戴手表,站在窗前,只要看到噴水,就知道是幾點鐘了.



從我們的住處走到最繁華的一條街,步行約需三十分鐘.我們曾兩三次步行過去,除了看河上景色外,也會沉醉在對面的旅館與精緻古老的橋墩.看,站在橋邊,好像回到了古代羅馬時期.



河面上的景色看久了, 看累了,還可以躺在沙發上小憩或轉移視線瀏覽芝加哥的觀光指南呢.



我們能看到這些景色,當然要感謝朋友的巧思安排, 自己卻住到郊區去; 能交到這樣推心置腹的朋友,也算是人生幸運之一了.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芝加哥的千禧公園 ( 芝加哥好美- 之二)

自從芝加哥好美的第一篇post 之後, 接著就是江南八天之旅. 然後回到台灣, 就因一連串的瑣事忙得無法動筆. 轉眼間已經一個多月了, 實在是愧對忠實的格友, 同事, 鄰居們.   


 現在, 無論如何也要趕緊把芝加哥的美陸續提出來, 跟格友們分享. 根據我自己三天來的觀察, 芝加哥的美除了已經發表的"夢露雕塑之美" 外, 還有千禧公園, 芝加哥河上風光之美,芝加哥的建築之美,更重要的是朋友帶給我的美好印象。   


千禧公園,真讓我看了嘆為觀止-既廣闊,又獨特。就以公園內的露天音樂會而言,我們去時剛好趕上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奏。音樂場地的設計,除了有固定座位外,最位後面還有一大片草地,前往聆聽的人除了完全免費外,還可以攜家帶眷的席地而坐。



 


音響設計更具巧思,不但採用高級音響,甚至場地上方用藝術造型的鋼架涵蓋整個場地。演奏台的設計,使演奏效果可以充分展現,幾乎與音樂廳中的演奏別無二致。(從座位後方看演奏露天的設計廳)



 我們雖然下午剛下飛機,好友還是迫不及待的帶我們去公園內看那一對珠簾式的直立長方形的噴水建築。我不把它稱為噴水池,是因為它是在長方型公園內兩端建築了兩個高塔,塔的四周有滾動的彩色圖案,水則由上面及四周流下來。人物造型滾動到嘴部時,水就從嘴中噴出。雙塔中央,就是各種式樣適合兒童們遊玩的噴水遊樂設施。  (至少我在別處沒看過下面這種有人像的噴水建築?)



(上面照片中的滾動噴水人像, 只是其中之一, 右方還有一個呢) 


我們最喜歡的還是那的"芝加哥之豆",那是公園內寬敞步道中的一個豆狀不鏽鋼雕塑,遠處看去光亮無比,可以把四周的高樓建築都反射到豆子上。當我們走近時,我們的身影就像出現在哈哈鏡內一樣,由遠而近,從大而小, 讓人看了越看越想看。(請看豆子下方密麻的人影)


  


公園內超大型的噴水池,在層疊的水池上噴灑出來的水瀑,充滿了美感。至於到底有多美,還是請你從圖片中欣賞吧。 



每個國家或地區, 都有它的特質及文化; 一定要凸顯出該地區的民俗與文化特質,  才能夠吸引國內外各地人們前來. 芝加哥的千禧公園, 讓我們真的好喜歡. 將來有機會, 還會做深度遊, 因為公園內還有一些知名的博物館值得去看呢.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芝加哥 - 好美! 之一

芝加哥論壇報廣場上夢露雕像吸引的人潮




     夏季, 似乎就是旅遊的季節, 不只是學校開始放假, 更是全家出遊的好機會.


     不料, 我這個幾乎完全退休的人, 也跟著湊起熱鬧來, 居然在兩個月內旅遊了四個地方. 因此, 如果不把百感雜陳的感覺寫出來, 也覺得對不起自己.


     在四次旅遊中, 最近的一次應該是芝加哥的四天三夜之旅了.  事實上, 這次四天三夜的芝城之旅的計畫, 已經是千呼萬喚而來的, 因為芝加哥的好朋友邀請了好幾次, 而且自己也答應了好幾年. 終於成行, 也算是好幾個因素促成的.  當然, 還是以拜訪老朋友為主.


     幸運的是, 朋友剛好騰出了自己在市區中心的住處, 讓我們安靜舒適且自由自在的把芝加哥暢遊了一番.


     文章的標題是: 芝加哥 - 好美. 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在瑪麗蓮夢露的雕像前瀏覽了很久, 除了看到芝加哥最繁華的那條街景外, 更跟夢露雕像拍了好幾張照片. 下面就是我們在雕像前的留影



     因為夢露的雕像只展示這個暑假就要搬移, 所以內人說, 一定要去看. 另外, 當然我們也都曾是夢露粉絲. 我們看過夢露雕像後, 真的不虛此行, 也算是躬逢其盛吧. 內人當然不想錯過跟她獨照的機會



     當我們說曾跟夢露雕像照相時, 我的朋友居然說還沒去過. 同樣, 我在溫哥華住了十六年, 也有不少地方還不曾去過. 這表示, 自己自詡為哪裡人, 但是未必對該地有完全深入的了解, 更不用說是 "XX通"了.


     芝加哥真的很美. 我們都是平庸的俗人, 自然會把夢露的美放在第一位了.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旅行團,還是採購團──阿拉斯加Cruising八日小紀之六

記得剛剛開放國外旅遊時,大多都會趁著旅遊大事採購。這種現象,對某些人而言,幾乎仍然如此。


 


就我們自己而言,雖然每次出發前一再強調:「盡量不買東西。」


然而問題就出在「盡量」這兩個字。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在船上的生活中,難免會碰到同桌吃飯,或者鄰座看show的朋友,見面時彼此都會打招呼。


 


「千萬別買任何東西呦!」當我們在岸上逛Outlet時,剛好碰到同桌吃飯的一對夫婦,他們幽默的提醒我們:「把好東西留給下批旅客吧!」


 


「好的!」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他們。


 


沒逛多久,我們忽然發現Outlet的冬季夾克相當便宜,每一件只要十幾塊美元。於是我們買了三件,兩件給小孫子。


 


當我們走去結帳時,又碰到了那對夫婦。他們仍然兩手空空,真的甚麼都沒買。


 


他們神秘而面帶微笑的看著我們。


「我沒買甚麼,我是要賣給他們的。」還沒等他們開口,我就向他們解釋說。


 


除此之外,我還能說甚麼!


小插曲,大問題-阿拉斯加Cruising八日小紀之五


 你可能無心,對方卻敏感;

  值得讓我們愛的台灣,哪天才能使族群問題完全消失!



        ====================================


自從 十月十八日 發表了「阿拉斯加八日小紀之五」後,本想早日繼續刊出,可是由於準備出國,出國後又接著去了西安。因此雖然早已完成好幾篇的大綱,卻始終無法抽空把文章端出來,讓關心的格友們失望了。深感抱歉!


這大概就是人生吧;想做的事情,常會「難從人願」!


在船上的八天當中,除了遊山玩水之外,在生活上確實也經歷了不少發人深省的事情,讓我學到了不少。


就先從吃早飯時發生的事情說起吧:


早餐,基本上都是自助餐;想吃甚麼就拿什麼,而且吃多少就拿多少。但是我想吃的黑麵包,因為擺得比較遠偏偏拿不到,必須要靠侍者幫忙; 侍者們大多是黑人, 東南亞人.


「你要哪種麵包? 當我站在麵包前面時,侍者問我說。


「請給我兩片黑麵包(Black Toast)。」我客氣的說。


「That toast is not black; it is brown. I am black. 」他面色凝重的說, 說完就把麵包放進烤麵包機。


「Ididn’t  mean for it;am sorry.」我趕緊致歉。


第二天吃早餐時, 仍然是他守在黑麵包前. 當我站到他面前的剎那, 他面無表情, 似乎故意不看著我. 我只好客氣的說: Brown Toast, please.


All right, and have a great day.」他面帶微笑的說。


顯然,他毫不計前嫌,而且還很客氣。


如果我仍用Black toast這個字眼,豈不是明知故犯!


同樣,如果他在我客氣的請求下仍然不諒解我昨天用字上的不當,後果又是怎樣?


如果世界上的事情都這樣很容易的得到相互的諒解,深信也不會到處充滿仇恨、恐怖、與戰亂了。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觀光購物樂園Juneau州府小鎮-阿拉斯加Cruising八日小紀之四







 舉手之勞的助人, 卻可以換來更大的快樂.



 在船上待了兩天兩夜, 終於在第三天的清晨可以上岸了. 


這個上岸的地方是Juneau,也是阿拉斯加的州政府所在地,更是阿拉斯加東南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


 


遠眺霧中的港口與小鎮



 


Juneau 這個地方,看起來只是個小鎮,但是卻有它的歷史價值;幾千年前,還是當地土人的地方。因於1880年第一位白人Joe Juneau在當地的金河河谷發現了印第安漁村與金礦而命名。  下圖遠處的河口,就通往往日淘金的河谷



 


雖然在船上就知道,這裡也有好幾處冰河,甚至還可以搭直升機俯看各種冰河,或者坐雪撬、釣魚、賞鯨、釣鮭魚、健行、看廢棄的金礦等很多去處,然而有些不適合我們、有些費用太貴、對於冰河也已經看過了,所以當我們興奮的下船之後,看到了寬大的碼頭商場,熱鬧的而繁華的街道,到處都是購物的人群,我們就決定了一面逛街,一面購物。


 


鬧區街景之一



 


在逛街的過程中,看到最多的是珠寶店。無論是在船上的免稅商店,還是資料上看到的介紹,這次的旅程中的重點似乎是珠寶之旅;我們不想買,但卻可以看個夠。


 


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小鎮上的古老建築物,也發現了不少跟淘金有關的景點。其中之一就是市中心最有名的紅狗沙龍(酒吧咖啡廳),沙龍內的布置,完全保留了百年前淘金時代的古樸、粗曠、原始等風貌;



 


地面上都是碎石、木屑;樓梯與木板都用粗大的原木,



 


四周都是熊、狼、獅、鹿等野生動物的標本。



 


沙龍內已經座無虛席,我倆只好擠到門外,找個座椅,一面休息,一面吃點水果,並欣賞熙攘的人群,以及從咖啡廳進進出出的觀光客。 (我們在紅狗沙龍門前的留影。)



 


吃完水果,順手把果皮丟入座位前的垃圾箱內。


「請問你是怎樣把這個垃圾箱打開的?」我丟完果皮,旁邊有位先生問我: 「我試過好幾次, 怎麼也打不開!


 


就是類似這樣的垃圾箱,你可以打開嗎?



 


垃圾箱頂,有兩個方形的蓋子,下面還有個橫條。你可知道它們的用途嗎?



 


「就是這 樣打開的呀!」說著,我把手指伸進保護蓋內的插銷,用力往裡推進去,再把蓋子往上拉,垃圾箱就打開了。


 


他打不開,是因為當地那個垃圾箱上面,沒有下圖的說明圖。



 


「哇,原來這樣;謝謝你!」他向我致謝。


「你是從哪裡來的呢?」我順便問了一句。


「美國德州。」


「原來這樣,在美國南部當然沒有這種垃圾箱。」我補充說:「這種有暗插銷的垃圾箱,是專為防止各種野生動物而設計的。」


「你從哪裡來?你怎麼知道呢?」


「我從溫哥華來;甚至我家附近的公園與住宅,都有類似的垃圾箱, 因為住處在郊區的山上, 常有野生動物出現, 把垃圾箱翻倒, 垃圾散的滿地都是。甚至我家的這種垃圾箱, 還是市政府發的呢.


 


因為這個小幫助, 讓我們都很開心. 結果就開心的在不同的購物中心買、買、買了又買; 她買了三件不同顏色的夾克。我不甘心,一口氣買了三頂鴨舌帽. 不但我們扯平了,而且還有了禮品、也有的就自己用, 當個紀念,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