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矩陣組織中的生存藝術

很多有規模的國際化企業,在組織設計上,常採行「矩陣式組織」,優點就是資源運用的靈活度;缺點就是:你可能有兩三個可以對你發號施令的老闆。


 


在矩陣組織的運作之下的兩種現象就是: 不同部門不同專業成員組成的專案小組活動、及不同區域或不同事業部門中但功能卻相同專業人員的運作;因為不同的老闆,都把自己部門的績效成果,列為第一優先,有時就會忽略了成員的考績結果的高低、調薪的多寡、以及晉升調職的快慢。


 


矩陣式組織成員除了必須要具備本身的專業知識技能之外,相當需要具備「人際技巧」中的「成熟度」及「溝通技巧」兩方面技能。因為,你很難讓矩陣組織中不同層級、專業各異的每個老闆,都對你的表現滿意;如何取得平衡,或最適化(Optimum)的結果(未必是最佳化), 才是上策.


 


如果本身對這兩種技能具備的程度不高,進入公司時又沒得到訓練,不是被撞得「頭破血流」就是無法忍受而「掛冠求去」。


 


對我自己而言,由於初次任職於大型的多國企業、個性過于直爽、又不信邪,便在公司撞撞跌跌的十多年來,剛好屬於「頭破血流」型。


 


進入公司前,由於想急著換工作,更不了解大型企業的等級與薪資制度,所以當時的心情是,只要能被錄取,就算萬幸。這時,就看面試者要給你多少了。


 


到職後約一年,我發現自己的薪資要比廠內同一個等級的主管要低很多。於是直接向廠長提出自己的觀察及意見。


 


幾個月後,果然得到了加薪;這種加薪,當然也是經由廠長與「功能主管」商討後決定的


 


很久以後才知道,因為在向廠長提出前,沒有事先向「功能主管」報告,而冒犯了功能性的「頂頭上司」,以至爾後的一些年來,在職務上也吃了不少「悶虧


 


這只能怪自己,應該算是一時逞「口舌之快」的結果;也是自己在「成熟度」及「溝通技巧」的缺乏,以致…………


 


在買東西時的討價還價, 我一向認為 「買的不如賣的精


在職場上,我更體驗到「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滋味。


 


直到退休,離開公司以後,才更體認到在「矩陣組織」中的生存之道;這是否仍適用於Never too late這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