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團隊, 講求所謂的「班底」或者「親信」, 認為這樣做做事才會有「信任感」.教育界, 則以「校友」為重; 同校同系畢業的碩士, 考博士班時, 肯定有不少「竅門」, 讓校友優先錄取.; 相信大家都「心照不宣」吧. 不信, 我可以提出實例.
當然, 企業也不例外, 大多都有「小圈圈」,「小團體」 或者是「親信班底」.
說穿了, 無論是班底、親信、甚至是小圈圈, 無非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利己性」,對第三者而言, 就免不了有它的「排他性」; 除非是各種條件都相當傑出的「局外人」, 幾乎很難得到公平的待遇, 只能在該團體內「搖旗吶喊」,更不用說「打入主流」了.
如果這種利己性或排他性過於明顯, 且顯然極端, 就難以建立團隊凝固向心力.
對企業而言, 向心力就等於生產力; 員工既使對企業有少許不滿, 肯定就不會全力以赴的為公司盡心盡力. 如果有些主管或員工不幸置身於企業的「小圈圈」之外, 自己又沒有高人一等的特殊才能, 既使表現中上也比較難以出人頭地.
我曾任職的多國企業飛利浦公司,當然也不例外; 我 剛加入時, 除了荷蘭總公司的董事長還是飛利浦先生外, 企業內的副董事長、事業部的負責人等, 還有不少是他的親戚. 因此, 有一段時間董事會內部勾心鬥角的氣氛很濃, 連台灣的產品中心, 都可以嗅到「裙帶關係」及「家族企業」角力特有的煙硝味. 好在十年左右, 就交棒給非家族成員了.
台灣飛利浦的「高雄廠」約成立於1966; 主管當然多以成功大學校友為主幹, 而員工則「就地取材」; 「竹北廠」約成立於1971, 主管與員工也順理成章的多來自新竹與竹北. 成立於1976年的「中壢廠」, 除一級主管 約85%是經歐洲總公司Expatrate 而來之外, 因接近台北, 所以大多其他主管及員工都來自台北與中壢. 當然也有部分主管是從飛利浦台北總公司及竹北廠調任過來的. 中壢廠成立時, 高雄廠已經成立了十年左右.
經過荷蘭總公司十多年的薰陶, 公司的外籍主管及地區負責人逐漸回國或轉調其他地區後, 也悄悄的進入「本土化」階段. 台北總公司、竹北廠、及中壢廠的各部門 高階主管的「接班」候選人, 不是「成大」校友,就是「高雄廠」的元老, 於是有不少主管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
俗語說「胳臂寧不過大腿」;畢竟升遷發展的大權操之在公司. 在這種情形下:
✽ 比較積極而不信邪的人, 就力求上進, 拼命的幹, 盡量設法打入主流
✽個性情比較中和的人, 則隨遇而安; 管它甚麼小圈圈、班底、派系, 我行我素的去做事; 只要按時拿到薪水就好.
✽ 看著企業有派系就不順眼的人, 就不同了. 說他們認為, 自己的表現與發展沒有受到公平待遇. 因此, 在心理上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其實, 員工個人對企業派系的既然感受程度因人而異, 企業負責人要盡量避免把「小圈圈」做得太明顯, 才不會傷到員工的心.
身為HR主管, 除了要深入了解經營者的想法外, 更要在徵聘制度上兼顧到「內舉不避親的原則.
對於企業內「小圈圈」看不順眼的員工, 則應該採取下列態度:
✽ 坦然處之: 任何團體社會, 都免不了有小圈圈, 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 積極參與: 既然加入了這個團體, 乾脆以前途為重, 盡量闖出一片天, 說不定很有機會打入主流 – 既使是機會不多,為何不去嘗試. If you can not beat it, join it.
✽ 堅忍等待: 雖然你的人個特質不適合這個環境, 如果你在公司年資已久, 又在工作表現上也算得上「無懈可擊」,就只好忍耐下去, 看是否能等到機會, 或者直做退休. 當然, 如果企業倫理不容忍你, 會隨時給你「欲加之罪」了. 這樣, 只有儘早採取下面的行動了.
✽ 擇機他去: 如果你對企業小圈圈的做法實在看不過去, 也無心打入主流, 那就只好找機會另求發展了.
確實很多團體中都會存在著"小圈圈",只是有些人做的漂亮,有些則太明顯而且手段拙劣。閣下觀察力敏銳而且分析精闢,小弟敬佩之至。
回覆刪除有別於那種排除異己,為私利而不顧大局的"小圈圈",也有很多非常正直,唯才是用的主管,令人尊重,這樣的主管自然慢慢擁有一群願意為他效勞的"親信"。以德服眾而自然形成的"小團體"向心力強,可發揮的績效是非常可觀的,我認為這是正面的、良性的,我們不會稱它是"小圈圈",我們叫它為"團隊"。
回顧當年,也許是我生性遲鈍,只知道努力做好份內的事,從來沒去想過有甚麼"小圈圈"。也許曾身陷其中而不自知,我的感覺是一再受到所謂的主流派的照顧與提拔。雖然有不盡如意的時候,我總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我ㄧ直懷著感恩的心,希望有所表現以報答知遇之恩。
如今我成立中壢飛友會,其中又召集同好組成登山社。如果有人認為我搞"小圈圈",那是一大誤會。因為那是由興趣相同的好友組成的小團體,也沒有排他性,任何飛友都可自由參加。那絕對是正面的、良性的團隊,您說是嗎?
[版主回覆08/06/2010 13:02:39]非常同意你的說法, 你的觀察, 你的感受, 以及你的做法.
小圈圈與團隊是不同的; 前者只講手段, 目的在於自私與排他, 後者則因志趣相投, 互相合作, 互相依存, 共同成長, 且以此為榮, 而不限於相同的出身. 相同的背景, 相同的出生地. 我想你了解我的想法.
你任勞任怨幫大家服務的飛友會及登山社, 正是你所說的: 良性的, 以興趣為目的而結合的, 不但是自由參加, 更沒有部門, 廠別, 專長等任何限制, 因此, 這種團隊的"向心力"才更高. 不只是正面的, 更是積極向上的, 健康的. 如果有人說是小圈圈, 很可能他(她)完全不懂小圈圈與團隊的差異所在.
多謝你的回應與分享. 加油, 我們都圍繞著你走!
確實很多團體中都會存在著"小圈圈",只是有些人做的漂亮,有些則太明顯而且手段拙劣。閣下觀察力敏銳而且分析精闢,小弟敬佩之至。
回覆刪除有別於那種排除異己,為私利而不顧大局的"小圈圈",也有很多非常正直,唯才是用的主管,令人尊重,這樣的主管自然慢慢擁有一群願意為他效勞的"親信"。以德服眾而自然形成的"小團體"向心力強,可發揮的績效是非常可觀的,我認為這是正面的、良性的,我們不會稱它是"小圈圈",我們叫它為"團隊"。
回顧當年,也許是我生性遲鈍,只知道努力做好份內的事,從來沒去想過有甚麼"小圈圈"。也許曾身陷其中而不自知,我的感覺是一再受到所謂的主流派的照顧與提拔。雖然有不盡如意的時候,我總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我ㄧ直懷著感恩的心,希望有所表現以報答知遇之恩。
如今我成立中壢飛友會,其中又召集同好組成登山社。如果有人認為我搞"小圈圈",那是一大誤會。因為那是由興趣相同的好友組成的小團體,也沒有排他性,任何飛友都可自由參加。那絕對是正面的、良性的團隊,您說是嗎?
[版主回覆08/07/2010 13:49:07]這一篇回應雖然重複, 但是剛好給我提供了補充的機會.
我上次的回覆中忘記指出, 你剛好就是我所說的"積極向上, 默默耕耘" 的那種典型, 在力爭上游中, 奉獻了自己, 成就了部門, 得到了公司的肯定. 這也是你二十年來成功的關鍵因素.
對不起,不知道是不小心按了兩次還是電腦的問題,我的回應重覆了兩次。看起來怪怪的,您可以的話請刪除一篇吧。
回覆刪除您的想法及要表達的意涵我當然了解,而且您一直是我學習的對象呢。也謝謝您的鼓勵,陪伴我繼續成長,為飛友會做出更好的服務。
[版主回覆08/07/2010 13:54:32]你的重複. 剛好給我補充的機會.
我已經做了補充說明, 還是保留吧.
飛友會的前身, 大家只"無為而治" 的談Gathering, or Reunion. 你提出的飛友會, 雖然跟台北的飛友會名稱相同, 然而在實質上與意義上, 卻大異其曲; 至少他們邀請的對象不同. 何況你也是當初 Gathering 五位發起人之一!
石老師寫的真好ㄚ!~把組織的心聲給一語道盡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16/2010 13:51:31]多謝你的光臨及回應; 讓我好高興.
事實上,你也有相當多的好文章發表, 只是最近太忙, 很少去拜訪. 還請原諒.
當然, 更希望你把我的部落格推薦給你的學生們.
飛友會長官晚上好:我是“飛利浦竹北廠”關鍵字進來的,曾是台灣第一外資;留下的照片太少了、由其是竹北廠氣派宏偉的建築;只空留下回憶!有空光臨我格裏的文章分類“職場歷經”…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12/25/2010 05:29:34]感謝你的光臨;看到了飛利浦, 就讓我感到格外親切.
我已經去參觀了你的格子, 相當多元而生動. 佩服!
来飛友會家拜年啦!玉兔迎春春入户、 金莺报喜喜临门!
回覆刪除想當年台灣飛利浦竹北廠成品倉庫經理也是屬台北總公司…
[版主回覆02/03/2011 09:27:53]多謝你的光臨, 更感謝你在兔年春節, 傳送了感人的"飛友情".
只要談到飛利浦, 我們就該都是一家人, 不能像以前那樣, 高雄竹北中壢, 除了獨霸一方外, 讓人還有"小圈圈"的感覺.
祝福你 兔年如意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