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台灣「獨特」的災難政治學 - 莫拉克風災的省思-1

這次莫拉克颱風,給台灣帶來了五十年前所未有的災難。


 


救災賑災之餘, 我們的政治人物、地方首長、媒體、以及網友們,應該用甚麼態度來面對與因應這次莫拉克風災的原因與後果?


 


這篇社論, 很值得我們深思


──────────────────


馬英九的災難政治學


 


馬英九的政治災難來了,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雨量的同時,也為台灣帶來一場世紀災難,並向馬英九逼出了三個問題和質疑,一是馬政府的領導和反應能力;二是台灣的生態和環境問題;第三個是假問題,即如何面對媒體。這些都要馬英九回應,但馬英九光是面對媒體就沒有過關,連行政團隊也亂了套,整個救災機制似也失靈,不能不嚴肅以對。


以面對媒體的問題而言,馬英九日前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對災民一連使用了好幾個「他們」,立即招來網民批判。馬英九在使用「他們」時,相信絕無區隔之意,但災民們聽了難免有人會不愉快,何以馬英九不把災民當自己人?有心人拿來作文章,正是火上加油的話題。馬英九若是政客,必然不會犯下這個「錯誤」,更不敢干犯可能引發眾怒的「天條」,但馬英九畢竟使用了「他們」。


就社會學和傳播學而言,「我」與「非我」之間經常存在著內圈互助和外圈鬥爭的不同態度和對待,「我們」是兄弟,「他們」當然是外人,設若兩個不同團體因資源不足,或出現權力鬥爭時,區隔尤其明顯。「我們」之間可以交心、可以講悄悄話,但「他們」就不行,也不宜交心。台灣的政治生態偏偏就有南北和藍綠區隔,你我既分,對手方豈可放棄發動攻擊的機會?


台灣媒體如何處理災難新聞是一回事,政府官員如何面對媒體又是另一回事。馬英九政府包括行政院長劉兆玄以下,顯然對媒體運作少有了解,更談不上掌握。媒體要的是答案,是爭議話題和獨家新聞;馬英九則堅持行政程序,救災也要按部就班來,這些根本不是媒體的興趣,反倒是災民嗆聲馬英九和劉兆玄的報導最容易上報、上鏡頭。反對黨只要抓到語病,那有可能就如此這般放過?


如何處理自然災害,既考驗著政府領導人的反應能力,也是領導人絕佳的表現機會。但正因為有了你我的區隔,馬英九原可和災區人民多搏些感情,但隨著災情的惡化,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非但未能拉近距離反而更見生疏。災民固難免有情緒性的語言,但這些情緒造成的印象就是政府救災不力。


眼見災情加深,災區擴大,馬團隊當然很遺憾過去20年治水防洪工作居然擋不住水患,過去八年800億元預算幾乎都掩埋在土石流和滾滾濁流裡,也恨氣象預報不夠精準,農委會通報土石流警報要撤退居民,又恨地方政府輕忽其事。當這些檢討和反省的語言出現後,立即被解讀為中央向地方推卸責任,再加上你我的區隔,更招來藉由水患清算異己的指責。


再如是否接受美國支援救災,馬政府先是評估沒有必要,且向媒體透露此一意向;但任何人都會質疑,台灣發生世紀水災,且災情有擴大之虞,何以政府領導人會拒絕國際社會協助救災?姑不論馬政府的考量為何,但就災民而言,嗷嗷待哺者有之,災區更亟待救援,如何善後還是個大問題。一般老百姓當然想不通政府何以會拒絕美國幫忙救災的決定,等到馬政府發覺不妥而改口,負面印象早已深入人心。


更嚴重的是台灣的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態問題,這才是最根本的。八八水災的受災戶,大有可能就是災區現場的生態殺手,滅村的悲劇有可能會一再重演,台灣的土地利用和開發,是否真如學者所言早已超限,只要有颱風就會有水患?從長遠看,水患要從這裡開始清理才是正辦。馬政府有鑑於此,找來學者專家就此發表意見;但落在災民眼中,此時救災尚且不遑,救人更是第一要務。更何況馬英九既然完全執政,就得完全負責,政府對災民更應完全照應。在這套邏輯思維下,馬政府若於此時大張旗鼓地檢討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的問題,大有可能會招來另一波批評,認為馬政府有意藉此轉移焦點。


從媒體觀察,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幾乎每天都在捅馬蜂窩,凡有發言必有反彈,藍綠政客大發議論者更大有其人,生怕批判不夠力道。這就是台灣特有的災難政治學,馬英九大可不必那般「政治正確」,可是非學學災難政治學不可。(世界日報 社論   August 14, 2009 12:00 AM |


引用 http://www.worldjournal.com/pages/full_news/push?article


1 則留言:

  1. 我帶走這篇文章其實是要為自己解危的
    我贊同您文章內的說法...曾跟一位格友分享,結果部落格內刮起兩個女人的另類颱風
    ....也無端讓您及我成了『冷血』動物...愛台灣是這樣論述才夠愛台灣...我真弄不懂!
    要我不在格子多花心思是您一再告誡我的...如今我真正因為這次部落格颱風讓自己想清楚了....
    [版主回覆08/18/2009 01:21:50]感謝引用, 反正我也是引用原文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