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辭歲迎新, 銀色賀年

辭歲與賀年


                   就讓本文內自己拍攝的幾張雪景照片, 當作給您的新年賀禮


                           也希望您的鼠年:  既嶄新、又稱心、更歡欣!


                                               ✽✽✽✽✽✽


       一年一度的耶誕佳節, 轉眼間悄悄的降臨, 又很快就過去, 使全世界的人們, 無分國界、不論男女老少, 都沉醉在這個節日的歡欣氣氛中.


      尤其是西方國家, 對聖誕特別重視, 甚至比中國的過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重要的還是商店、餐廳、公司行號、大小商場等, 到處都會有精心的布置. 您看, 這只是個小MALL, 它的布置有多溫馨、美觀、亮麗!(照片一, : 耶誕布置 )



上圖:Mall 中的長巷之一



                                              ✽✽✽✽✽✽


      在國外的聖誕, 是個消費季節、是個裝扮的季節、更是互相祝福的季節.  固然也有不少的吃喝玩樂, 但是也有更多更有意義的活動. 例如天冷時我們經常去散步的小MALL, 從十 二月一日 起直到聖誕夜, 每天中午都安排了中小學生的樂隊表演、聖歌合唱、舞蹈等活動. 不只吸引大批購物者圍觀, 每個家長更早就等候幫自己的孩子攝影錄影了. (照片三, : 聖歌合唱)



上:家長們, 迫不及待的為子女照相, 錄影


     


  不只如此, 今年還看到一些學校團體, 分組到重要的公車站內, 向司機ˊ歲們獻花、祝福安、慰問他們的辛勞. 從電視新聞畫面上, 可以看到司機們開心的笑容.


                                               ✽✽✽✽✽✽


       只要談到聖誕, 總會想到下雪. 根據十二月廿一日的氣象報告, 溫哥華有銀色聖誕的機會, 大約每十年才有一兩次; 這並不代表溫哥華不會下雪, 只是比加拿大東部省份的雪要少很多而已. 事實上, 廿二日就飄雪了, 而且廿五下午至月底, 還接連下了好幾次, 只是積雪並不多; 倒是住家附近山上的積雪, 今年滑雪場的積雪更多, 整個溫哥華都看得一清二楚. (照片五: 山上門前的雪景)



       很早就有人說: 溫哥華今年會暖冬. 然而, 十一月上旬就已經雪花紛飛了, 積雪至少有廿多公分. (照片六, : 朋友家後院及對面的雪景).



          朋友家對面雪景                                  



後院雪景 


✽✽✽✽✽✽


       在我住在溫哥華十二年的記憶裡, 既使住在山上, 真的像氣象預報那樣, 只有兩三次剛好是在聖誕節有雪.


      下雪的機會, 每年雖都會有好幾次, 其中只有三次大雪, 積雪都超過二, 三十公分厚; 其餘下雪的時間都不會很久, 而且很快就會被雨水沖掉; 如果沒有下雨, 積雪可能會維持半個月左右就會溶化. 也許是因為全球氣候的異常變化, 也許老天爺刻意為冬景增加詩意. 有時, 一兩個小時之內, 從晴天轉為陰天, 接著雪花緩緩飄揚, 沒有幾分鐘就變得大雪紛飛; 突然間, 又變為冰雹. 令人驚訝的是, 當你想拍幾張照片時, 驟然間又陽光普照了. 住在山坡上, 這種情形幾乎每年都可以經歷得到.


       記憶更深的是, 居然有兩次三月雪, 還有一次是五月雪. 這種雪雖然來去突然, 給人帶來驚奇與刺激, 然而卻會打掉果樹正在綻放的花瓣, 或者把剛剛結成的嫩果凍壞, 因而使只種了兩三棵的果樹, 半個水果都結不出來; 還自責的認為: 今年怎麼忘記施肥了呢?


                                                  ✽✽✽✽✽✽


         沒到過加拿大的人, 或者沒長住在加拿大的人都會說, 加拿大很冷, 大雪又多, 生長在亞熱帶氣候的人, 怎麼會適應? 事實上, 加拿大下雪最多、溫度最低、天氣最冷的, 是北部地區及東部地區各省分, 只有屬於卑詩省的溫哥華, 不只是雪少, 甚至氣溫適中.


                                                    ✽✽✽✽✽✽


附註: 當您看完篇給您的新年祝賀, 再看到下面的這幅對聯, 能夠衍生出甚麼聯想呢?


    「白木怡言」


    「落霞磯音」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如果我有心情

 "如果我有心情"


        在朋友家幫忙照顧子女, 轉眼間快兩個月了. 除內人要照顧三餐, 我每周必須接送八年級小女生的各種補習共六次外, 我們兩個人平常還要負責一些生活習慣的提醒、做人處事方面的問題解答、以及功課上的輔導.


        由於這已經是第二次, 所以他們的父母對我們也相當放心; 兩個孩子, 對我們也比較輕鬆自在, 比對待他們的父母更熟,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畢竟是客人,  不會像他父母那樣盯得緊, 更重要的是, 我們的子女都已經在社會上就業, 我們也漸漸領悟到以前對待自己子女時的一些盲點. (朋友家人照片)



                                           


        八年級的小女生, 學校的功課已經逐漸忙了起來, 從這兩年起, 她自己也很知道用功了. 每天放學都會主動的彈鋼琴; 然後就到房間裡做功課, 直到吃晚飯才下樓.


      聖誕節的腳步越來越近, 孩子們過節的情緒也日漸高漲; 除了下課後會唱唱跳跳的進家門外, 做功課的時間也沒有那樣勤快了.


       「 我看這幾天小女生有點浮躁, 她放學到家時, 最好你不要看電視, 以免讓她也跟著你看, 耽誤了功課. 」晚上, 我私下跟內人說.


        「哎呀, 現在快要放假了, 就讓他們稍輕鬆一點吧; 何況她平常也都那麼認真的做功課! 」內人這樣說, 我也不便多講了


                                       


      「爺爺, 你看我最近做功課的時間是不是比較少了?」 前天晚上, 當我在電腦前處理一些資料時, 她走到我的身旁笑嘻嘻的問我.


      「還好吧, 馬上就要過聖誕節了, 也應該輕鬆一點, 何況妳這次的成績單又多了兩個A!」 我看看她, 一面繼續我的工作, 一面順口跟她說; 好像她已經知道我的想法了. 好厲害.


      「我知道你們不好意思管我, 其實我自己知道. 雖然這幾天我好想玩, 你放心吧, 我每天都會抽空, 把當天的功課做好.」 我剛想要插嘴, 她又繼續講個不停: 「如果我沒有心情, 勉強要我去做, 不是白費時間嗎? 以前我老媽就每天盯著我讓我去做功課, 我還不是躲到屋裡去; 心情不好時我就不做, 她也不知道哇!


      「 我早就知道, 你自己已經很能安排自己的時間, 也很知道用功了. 」我接著說.        


      「我自己好後悔, 兩年前沒有好好用功.」她意猶未盡的又補充說, 語氣中還展現出不少感慨; 說話的語氣好像個小大人, 比兩年前懂事多了. 聽了她的話, 心裡好感動.


                                           


       現在我才知道, 她為甚麼在半年前主動要求, 到我家住一星期, 專心把英文文法搞清楚. 原來她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她了; 她還只是十四歲呢.


       我對她有信心, 因為她會說到做到, 從去年繪畫比賽拿到亞軍, 我就已經看出了. (繪畫比賽亞軍作品: 爸爸的大皮鞋)



      「 勉強去做, 白費時間. 」 這使我想到, 我與內人不知道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白浪費了多少她們的寶貴時間.


        其實, 企業中的主管, 又何嘗不是如此. 正如 "一分鐘經理人" 的作者所說: 員工在心情好的時候, 生產力就會高.  真的, 如果每個主管都能了解到員工的心情, 該多好!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職涯貴人

相識三個半月, 共事三年半, 知交三十五年


      對於收到聖誕卡的喜悅, 似乎也有經濟學上的邊際效應; 收到最早的, 就感覺到最高興, 最雀躍;  爾後收到的賀卡, 興奮的程度就日益減少.


      高興的原因之一, 是因為每年最早收到的聖誕卡, 都是從美國加州寄來的, 寄卡片的人就是我生命中所謂的職涯貴人. 他的英文名字是 Warren Bruns.


      然而今年, 這種感覺改變了,. 主要是因為今年最早收到的兩張聖誕卡,  也是從美國加州寄來的, 其中一封是Mrs. Bruns寄來的, 另一封則寄自 Bruns 的兒子John Bruns.  最讓我震驚的是, Bruns太太告訴我說, 她先生已經於去年三月, 小孫子剛出生不久而因病去世; John Bruns 則在賀卡中除了提起他父親去世的消息外, 也隨卡寄來了兩張照片 他剛出生十個月大的兒子, 以及他跟太太與兒子的合影. (如照片一).



      我說 Warren Bruns 是我的職涯貴人, 主要是當我還沒從軍中正式退下來, 就已經到他的公司上班擔任人事主管了. 


      我在軍中擔任翻譯官時, 除了英文聽、說、寫、翻譯及打字還算得上可以應付之外, 對企業的運作概況完全陌生; 由於想早日尋求職涯長期發展, 才主動請求編餘, 以便隨時可以在外面找工作, 因為編餘之後, 只能領底薪, 其他任何加給都不再發. 也正因為如此, 為要養家, 培育子女, 我才費盡全力到處找適合的工作.


      當然, 第一個工作仍然以翻譯為主. 那就是早年在青年公園成立的馬術俱樂部. 那時, 由於來騎馬的人除了駐外使節、武官、外商企業負責人之外, 就是他們的子女; 國人則多為歸國華僑, 或者少數對騎馬有濃厚興趣的人士.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接聽外賓騎馬需求的電話、與馬廄聯繫調配馬匹、安排前來騎馬的時段、為騎馬者與馬術教練做當場翻譯等.  當騎馬的人在馬場上馳騁時, 除要隨時注意騎在馬上人的動態外, 還要隨時回答與馬場外不騎馬的陪同眷屬們所提出關於馬場、馬匹、訓練等問題.


     就這樣, Mr. Bruns 夫婦, 是因為他經常帶幼子John去騎馬, 認識了他們, 也因為我父親在鐵路局工作, 使我了解不少鐵路常識. 剛好他們的兒子特別喜歡火車, 於是我們在三個半月的談話過程中, 建立了比翻譯工作更為深切的友誼關係. 此外,他也會偶爾提到一些工廠管理方面的事情.


                       ✽✽✽✽       ✽✽✽✽        ✽✽✽✽


      有一天, 在談話過程中, 他問了我一個問題: 「我們工廠, 有個人事主任的工作機會, 你是否有興趣?


      聽了他的話, 既驚訝又高興, 但是總要自己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與專業呀. 於是我順便問了一句: 「我對工廠管理的事情毫不了解; 人事管理方面的各種法令規章完全不懂, 我恐怕不能勝任.」同時我也想到: 人事主管實在不是個普通的職務; 一下子就當主管, 真的沒把握. 可是又不好回絕; 先對他客氣一番吧. 於是懇切的問他:


    「能不能讓我考慮幾天?  


    「當然可以, 但是不要等太久.」他客氣的告訴說.


      沒過幾天, 我因為要整修房屋, 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 我就辭職離開了馬術俱樂部. 在整修房屋期間, 早已經把 Bruns 先生的話拋到九霄雲外了.


      有一天, 他帶了副總經理, 親自到我家來; 當時我滿身都是油漆, 感到十分尷尬. 因為我對他的邀請還沒給他回復; 我也真沒想到他是這樣認真的.


      「我們公司人事主管的空缺, 仍然在等著你. 聽馬場的人說, 你已經離職, 我們特別來找你, 看你是否還有興趣? 」還沒等我邀請他們到家裡面坐, Mr. Bruns 就先開口了. 這次, 在他的口氣中還是那樣誠懇, 而且帶有幾分堅定.


        我有點不知所措; 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來. 認真的想了一下之後, 我就懇切的根他們說:


      「實在感謝總經理的抬愛, 您所提供的這個職位我也很有興趣; 不過我只怕沒有實務經驗, 恐怕辜負兩位的好意與期望. 所以才沒給您答覆就離開了. 真的很抱歉.


我看到他們倆正在 交換眼色, 於是立刻又好奇的問了一句: 「我能否提出一個問題?


     「甚麼問題, 請說說看. 」這時是副總經理回答的


     「既然你們知道我剛從軍中下來, 對工廠管理一竅不通, 又沒有實際經驗. 能不能告訴我, 為甚麼總經理會看中我?


     「其實很簡單. 」總經理回答說: 只有兩個理由: 第一, 你的英文很好, 而且善於溝通; 第二, 你的最大優點就是負責認真的工作態度


      副總經理又補充說:「語文能力好, 又有溝通技巧, 處理工廠的事情十分重要.」他看了看總經理接著又說: 「工作經驗可以學, 但是工作態度卻不容易學得到.


      在這種情形下, 我就當場答應, 而且第二天就去上班; 連薪水都沒問.  一直工作了三年半, 直到他調回美國, 我才有機會換到另一家更大的外商企業工作..     


                           ✽✽✽✽       ✽✽✽✽        ✽✽✽✽


      就在相識的三個半月中, 讓我們結下了三年半共處的工作夥伴.  由於我們隨時保持聯繫,  更建立了相知的爾後三十五年.


      每年的聖誕節, 他的聖誕卡都會最早寄到; 每次, 他也都會附上一封信, 以及一張最新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二: 前年的全家福).




前年夏天, 我與內人還特地開車去參加John的結婚喜宴(照片三, ); 今年看著他前年的全家福, 我的生涯貴人, 卻已經離我而遠去.



從一個素不相識, 到成為三十多年的至交, 人生中並不會太多. 我也經常在想, 當年去騎馬的人很多, 如果當時沒有他的賞識, 我不會有爾後到其他外商公司擔任人資主管的機會, 更不會有今天的我. 除了懷念之外, 只有感恩. 生涯貴人 」這幾個字, 絕對無法完全代表內心的感念之情.


      回想起他錄用我的理由, 更使我體悟到: 三個半月友誼上的信任, 贏得了三年半工作上的信賴,  更換來了三十五年的知己之交.


      當然, 最使我終生受用的, 還是他去找我時所說的兩句話: 經驗可以學, 態度學不到.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貓咪與輕煙

貓咪與輕煙


 


      一天下午, 剛好想去看看多年老友阿昌, 主要是想知道他在秋末怎樣修剪果樹, 以便讓第二年能結較多的果實.


      談到阿昌, 可以說他是個處在全年無休狀態的人;我們隨時去, 他隨時在家. 有時, 如果按門鈴沒人接應, 我們也經常會直接走到後院, 因為從面臨庭院的客廳、餐廳、或書房, 都可以找到他.


       奇怪的是, 這次除按了三次電鈴仍然沒有回應外, 即使到了後院也仍然找不到人. 於是我與內人就直接到後院的蘋果樹下, 去看他對蘋果樹的修剪情形.


       結果發現, 他的蘋果樹不但還沒有修剪, 樹上還掛著不少鮮紅的蘋果; 順手採摘了兩個, 味道甜脆. 因為蘋果已經很熟.  在我們一面看樹, 一面採著吃時,  不小心也碰掉了幾個; 為免浪費, 就把掉落地上的蘋果捧在雙手, 準備一併帶回去, 等回家後再打電話給他.


                             ✽✽✽✽✽


      正當我們要離開後院時, 看到屋內有人影走動著, 原來是阿昌的父親, 到廚房拿東西; 同時他也看到了我們.


      「伯父您好? 好久沒見了呢」 我們跟老伯見過很多次, 也有好幾次在他家吃飯及烤肉, 所以我親切的問他:「只有您在家? 阿昌他們呢?


       「我不知道喂. 他們到哪裡去, 向來都不跟我說的.」 他手中拿著個小盤子, 盤子裡好像有一塊蛋糕似的, 聲音低沉緩慢的說: 「我好像聽到有電鈴響, 要去開門時又不響了. 要不要進來坐?


       「不要了, 謝謝您. 」 於是我就把手裡的蘋果給他看, 並補充說: 「我是來看你家蘋果樹的; 今年你們結了不少蘋果, 而且還很好吃呢. 您嘗過自己家的蘋果了吧?」 說著我便拿了兩個蘋果給他.


       「這是我們家的蘋果嗎?」 他一面端詳著我送到面前的蘋果, 一面半信半疑的說: 「我根本不知道我們家還有這樣好的蘋果; 九十多歲的人了, 誰還願意理我?」在他的口吻中, 流露出深沉的淒涼與孤獨.


      「不會啦, 也許阿昌他們認為自己後院的蘋果不好吃, 才沒拿給您吃呢.」 我趕忙幫阿昌解釋說. 同時還拿了兩三個給他.


      「怎麼不會. 這幾年來, 好像家裡沒有我這個人似的.


                       ✽✽✽✽✽


      


        「昨天下午你到哪裡去了? 你家的蘋果都被我摘光了. 」第二天, 我給阿昌打電話時跟他開玩笑說.


        「我並沒出門, 也許當時我正在樓上跟女兒商量, 要怎樣領養一隻貓咪吧.  他解釋說: 「我女兒好像聽到有電鈴在響, 我似乎沒聽得很清楚, 所以也就沒去管它了.


         講完電話, 使我感觸良深. 而且不斷的想:「如果將來我也像阿昌他爹這樣, 我真的不想活到他這個年紀; 活到連貓咪都比自己重要, 生命已經失去它的意義.


      「聽說, 老伯父喪偶後有不少人幫他介紹對象, 他都推掉了, 理由是要全心把阿昌他們兄弟們照顧好.」內人看我靜思不語, 她也感嘆的說: 「養兒育女本來就是在還債; 等債務還清了, 自己也就像一縷輕煙, 只有有心的子女才看的見; 任何事只有自求多福了 .


                       ✽✽✽✽✽


       說的也是, 父女在樓上專心的談論領養貓咪, 爺爺的存在自然會視而不見, 電鈴響聲當然更無須關注了. 內人所說的「一縷輕煙,」 倒是蠻有詩意的; 可是無論如何, 也引不起我的詩興.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一窗多景

心中多窗, 窗外多景  


      人生在世,   真的既幸福又幸運; 大自然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為世人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美麗景色, 任人去欣賞, 也為人生添加了不少燦爛的色彩.


                                                


      雖然如此, 世人未必都能享受得到這種垂手可得的恩賜, 因為有些人沒時間去欣賞; 有些人不知道怎樣去欣賞; 更有些人, 甚至對獨特的景色給予與眾不同的解釋. 例如, 有些人因為被黃石公園的圖片所吸引才去遊覽的. 於是遊覽過之後就向朋友們說: 你要去遊覽一個地方之前, 千萬不要抱過高的希望, 否則很可能會失望。」 接著還提出了另外一個人對於黃石公園的觀感: 看過黃石公園的那些景象, 好像是見到了一個頭頂長瘡, 腳底流濃的人。」


                                              


       如果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這完全屬於不同的人對相同事務不同的認知而已, 這種認知, 完全因每個人的感受而有所差異.  也完全在於自己」怎樣想了.


                                            


      我是個很平常的人, 既容易滿於現狀, 很多時候也很願意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就以洛磯山脈途中的城堡飯店為例, 內人與我都稱那個地方為「百萬美景」, 因為從廣到深, 從遠到近, 從大到小, 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出不同的美; 也正因為如此, 我們每次去那裏, 也總是拍很多很多的照片, 回到家中仔細的欣賞這些既難以形容又難以比較的造物之美.


                                            


     有了這個百萬美景的經驗, 我們開始以寧靜致遠的心情, 開始欣賞我們已經住了十多年的窗外景色; 雖然幾乎每天早中晚用餐時都會坐在西方人稱為Nook的小餐廳, 可是卻很少用心的仔細的去欣賞它的美.


                                            


    當我們面對窗外時, 正面有個大型的玻璃窗(如圖片一),



大窗下還有兩個可以移動開啟的小紗窗(如圖片二),



大窗左右兩旁則又各有一個長方形的落地窗(如圖片三).



平時, 只是整體的往窗外看,  並沒有按照大小、左右、長短、的分開來看. 這次分開看出去的窗景. 居然無意間有了令人驚訝的發現. 既使算不上是「百萬美景」, 至少體驗出了「一窗多景」之美.  


                                              


     看窗景如此, 看風景也是如此, 看世界萬物以及各種不同的人, 又何嘗不是如此;  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與體味, 才能確切的領悟到對世事的多樣性、多元化、與多重美的尊重.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秋的韻律



秋的韻律


        雖然中秋已過很久, 可是秋天的色彩,  景觀, 韻律, 卻仍然濃郁 -  當然, 在這些動感的韻律中, 也不難體驗出它的變異之美.


   


       好友為了要回鄉探望病重的老母親, 特別委託我及內人住到溫西他家一兩個月, 以便 幫忙照顧剛進八年級的女兒, 並且接送她到各種補習班進修. 這樣, 在多次的接送途中, 才有機會仔細的體味到深秋景色. 


 


       深秋的色調, 不像初秋楓葉剛紅那樣鮮麗, 也不像中秋期間楓葉與淺黃樹葉那樣濃艷的相互輝映, 而是介於鮮麗與濃艷之間, 尤其還使樹叢中枝葉的大小、顏色的深淺、景觀的遠近等, 參差錯落, 看起來既像一幅五顏六色的抽象畫, 又像天空墜落的彩虹碎片. 它不單單呈現出青少年特有的活力, 也展現出中壯年成長的豪放, 尤其更顯露出中高齡成熟的穩健.


 


     , 固然是一個季節, 也是宇宙運轉的轉折點, 更是另外一個季節承接點. 因此, 我們固然要敞開胸懷, 在楓葉鮮紅時歡欣喜悅的擁抱初秋, 也應該在仲秋時節健步如飛的奔向遼闊的天邊, 尤其應該在「黃葉舞秋風」的深秋, 隨著五顏六色樹葉飄落時的旋律、輕歌、妙舞, 而起舞、高歌, 絕不能有落葉飄零個感嘆, 因為這就是生命, 也是生活中的甘味.


 


 


.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嬰兒的奶嘴




   一歲多的小恩,好喜歡吃奶嘴;她最想要吃奶嘴的時候,都是在剛剛睡醒、玩累了要睡前、肚子餓了、甚至還包括沒有人理會她的時候;這可能都是同齡嬰兒的習慣吧。


   尤其是在她感覺到無聊時,她吃奶嘴時都會若無其事,且神態自若,好像感覺到十分享受的樣子;她咬著奶嘴,不時的嚼來嚼去,眼睛卻巡視著周圍的人們,看誰能理會她.;即使是在媽媽的懷裡,她仍不放棄奶嘴 (如圖一)



                                


   另外,她也養成個習慣,只要媽媽說:「躺到床上去,準備睡覺」,她都會立刻也先把奶嘴放在嘴裡,等媽媽把奶瓶拿來,然後抱著奶瓶,夾在兩個枕頭中間享受她的營養奶餐(如圖二)。在她的習慣裡,睡覺前就要先吃奶嘴;或者說:嘴裡沒有奶嘴,吃奶的味道就不夠香。



                                


  前兩天,在一個休假的中午,小恩她爸抽空小睡了一下。當他醒來時,嘴裡被塞著小恩的奶嘴。她爸奇怪的問她媽:「我睡的好好的,為什麼把小恩的奶嘴放在我嘴裡?


   「我怎麼知道,說不定是小恩認為:睡覺時後就要有奶嘴;女兒對你這樣孝順,你真該值得高興才對呀!」


                               


   說的也是,嬰兒的學習能力最強;你怎樣教,他們就怎樣做。可見,幼兒教育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有多麼重要。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顧客的需要

顧客的需要 ---白內障手術症候群 之四


     上周刊出的「創造顧客」, 旨在提醒自己, 發表文章時固然要重視部落格的特性, 以及格友的特質, 甚至要重視到最受格友歡迎的主題,也同時想到要考慮多元化的內容, 創造不同的需求。


     就以曾經發表過的幾篇「白內障徵候群」來說,也許只適合中高齡者。然而仔細一想, 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到中高齡這個過程,而且幾乎每個家庭中,也免不了會有自己的父兄長輩;他們獲得的訊息, 也可以對自己的長輩提供某種程度的協助。這也是我這篇白內障徵候群又來佔用格友時間的原因。


                               


     在我所經歷的白內障手術過程中,深深體驗到有些眼科醫生們已經掌握了了企業管理的最新思潮 以客為尊,創造顧客。我這樣說,是基於下列親身體驗到的三件事例:


     第一件,為患者提供詳細資訊:這是因為眼科醫生在初期治療之後, 就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青光眼及白內障資訊,其中包括了患者群、病因、現象、可能的預防方法、可能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以後的保健方法,真能使讓患者的各種疑問都雲霄霧散。


     第二件,為患者的手術治療提出各種選項:由於醫病的目的在於治病,所以在手術前醫生特別先把手術時植入鏡片的種類做詳細的書面介紹,這也正是本文的重心,更是值得年輕人協助長者的地方。


      開刀手術, 是把老化及逐漸失去視覺功能的部位移除, 然後植入新的鏡片。要植入的鏡片共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硬式鏡片, 手術後可使視力恢復, 手術及鏡片完全免費, 全由健保提供, 唯一缺點是手術傷口較大, 需要戴眼罩, 恢復較慢;第二種是標準軟片, 手術後可提高視力, 且傷口很小, 又不須戴眼罩, 但鏡片需要自費三百五十加元;第三種為優質鏡片, 能大幅提高視力, 且有矯正功能, 鏡片仍然需要自費五百五十加元;第四種是特製優質鏡片, 不但可大幅提高視力, 且有多種矯正功能, 但是需要在醫生的診所實施手術, 連同手術費及鏡片費共八百八十加元。前三種, 則都是在公立醫院進行。


     第三件, 是手術的效率與效能:記得我在等候開刀時, 曾聽到護理人員告訴動過手術的人說:「下星期二上午九點半到診所回診」。我心中有些納悶:「當天上午約廿多人動過手術, 如果都同時在上午九點半回診, 不是擠成一團了嗎?」 當我打電話向診所查詢時, 他們告訴我說:「醫生看的很快, 不需要等很久;約半小時就可全部看完。」


     「我看你星期五很忙, 上午開了廿多個人!?」回診當時我特別關心的問醫生。「還算是少的, 有時一個上午要開三十多個病患呢。」醫生笑笑說。


                              


   偶爾間與一位朋友談到了我動白內障手術的事。他跟我透露了他的眼科醫生對他的答覆說:「你還不需要動白內障手術;因為我不會像別的醫生那樣Aggressive」。朋友也補充說:「據說, 現在開白內障都是用雷射;只要把設備的各種按鈕設定好,動手術簡單的很;即使是年齡很大的醫生,也只是按幾下按鈕,轉動幾下儀器就可以了。」


    聽了他這番話才使我聯想到:「白內障的手術,不僅已經掌握到了現代企業『以客為尊』的脈動,甚至連手術也相當機械化、自動化、商業化了」。


   不過, 誰又能說, 像是鏡片的選擇、手術地點的安排、手術時間的彈性、手術人數的自動化、以及手術後回診的效率等, 不都是為了顧客的需要呢!?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中秋節後的願望

創造顧客 


 


    在企業工作期間, 經常會把工作焦點放在產品與服務的顧客滿意度上;而顧客對產品或服務是否滿意, 又取決於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因此, 無論口頭上或文字上說「水準、品質、素質、與質量」, 都牽涉到滿意度的高低, 也可以說是接受度的強弱, 甚至是符合個人喜好程度的多寡。


    當然, 品質是「目標」, 而顧客是「對象」。凡任職企業的人都會知道, 廣義的品質就是要對產品或服務的「下游」負責;而廣義的顧客, 也就包括了凡是我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寫一篇文章、打個電話、發一封信…‥等等,針對聽我們講話的人、看文章的人、聽電話的人、收到信的人, 都應該算是「顧客」了。


                                  


    基於這個對品質與顧客的觀念, 每次在部落格發表新的文章後, 幾乎每天都會看看當天的「訪客人數」及「回應次數」,一方面想從訪客人數的多寡知道文章品質的接受度;另方面是希望從回應次數中了解, 那些訪客會喜歡這類的文章,藉此省思一下自己未來文章的風格、品味、走向等。


    於是, 設立部落格的一年來, 有了不少心得。值得一提的心得之一, 就是「要做自己」、並「創造顧客」。


    所謂的要做自己, 當然是自己成立部落格的初衷、想法、或者說是目標吧。關於這一點, 因為這完全是個人的想法, 至於是有哪些想法與目標, 除自己仍在持續的評估、摸索、及改變外, 就只好讓有心的格友們去揣摩或想像了。


    關於創造顧客方面, 我的心得是:,


    要儘可能, 符合現在格友(顧客)們的需要, 保持相當的水準


    要設法, 創造格友們新的需要; 提供一些與眾不同的生活體驗,


    也要能夠, 創造多重興趣、多元層面、多種市場的顧客, 吸引更多的新格友。也就是說, 不該祇有人生的鼓舞、激勉、啟發, 也該有某種程度的酸甜苦辣


                                  


    至於能否真的達到這種境界, 看來還需要一些耕耘, 也算是努力的方向吧。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我家的綠手指


   近年來, 大家都把很會種植花木的人稱為「綠手指」;如果是前有一段時間, 則稱為「種花達人。」


   多年來我家室內種植了一些花卉盆景, 種植在大中小不同質料的花盆裡。不可諱言的是, 家中的花盆要比花卉的數量更多, 因為看到喜歡的花就想要買, 而新買的花, 總會有些水土不服, 在不知不覺中就忽然凋謝, 只落得「花去盆空」。


                              


   不過, 十多年來也總有幾種花活的很健康, 主要原因在於內人每次回家看到凋謝的花木後, 在傷感之餘, 也都會設法找出它的原因。例如, 澆水的多寡、擺放位置的通風狀況、光線的強弱等, 每次也都有所調整。尤其, 她也漸漸發現, 不但要施肥, 而且還因花木的種類不同而必須要用不同的肥料。


   「原來種花養花也像培養孩子一樣。」今年從國外回來後不久她高興的告訴我說:「人要健康, 就不能忽視營養;花要長的好, 花肥就不能少。」


   「是嗎,難道這是妳的新發現?」我不解的問。


   「你根本不理會我在家中的花花草草上耗費了多少精神。」她突然指著窗檯旁的五六盆小花, 理直氣壯的對我說:「這幾盆花已經是第三四代的新花了.前幾年只有兩盆的非洲菫, 除了每年都會分枝幾盆, 長大了開出花來就送給朋友外, 我們家已經從兩盆變為五六盆了呢。」(如圖一: 五盆非洲菫)



       我仔細看過之後, 果然不同, 不只是花葉翠綠、花色鮮麗、花瓣重疊, 而且從綠葉中還可以看出濃濃的生機。尤其是剛綻放的那盆白花, 白色花瓣的周圍, 還有深淺有緻的花邊, 花心淺黃, 看了令人十分舒坦。(如圖二:白色的非洲菫)



   看過之後心中有些慚愧, 平時只知道看花, 批評花的好壞, 卻沒有仔細的「用心」去欣賞這些終日陪伴著我們的那些也具有生命的小花。(圖三: 淺粉色的非洲菫)



        認真的欣賞過這幾盆鮮鮮麗的盆花之後使我深有所感:


     ● 家中的盆花,正因為有「綠手指」悉心的照顧,對不同的花施不同的肥料,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 家庭中的男女長幼成員,又何嘗不需要這樣的「綠手指」,以便讓他們有好的成長發展。


     ● 如果學校中各班級的老師,也都像一支「綠手指」, 豈不是所有學生之福。


     ● 要是各種類型的企業主管們都能扮演「綠手指」的角色, 那該多好!


                             


    寫到這裡, 忽然想到了一位很熟的格友在「關於標準化」那篇文章中給我的回應說:「您可能是因為『尚未退休』,故老『看到 想到』就想要『如何 改進』,『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您有一點點『職業病』喔」!!


    看來, 我的「職業病」還真的一時很難治癒呢。


 


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難從人願



難從人願


    我家五歲半的小康及一歲半的小恩, 終於在八月三十一日晚間隨同他們的爸媽到溫哥華來住了一星期;這也是我們期待了很久, 他們計劃了很久的共同願望的實現。讓我們全家在這一週內, 過了幾天相當充實、甜蜜、歡欣、和樂、有趣、令人難忘的幾天。


    最初本來顧慮嬰兒長途飛行的不習慣, 本來預定只讓小康康在暑假期間先來住幾天, 然後再把他送回去。至於小恩則等她長大些再來。但是兒子要上班而始終沒辦法抽出時間。這次剛好利用他出國考察前後, 臨時決定全家四口都來。我與內人當然十分高興。(照片一:來看我們的這家子人)



                                       


    臨來前,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通電話,討論各項準備事宜, 以及安排的活動日程, 以便把這幾天做做妥善的運用。如果格友們仍記得, 「小康」就是以前曾在部落格中介紹過的那位「小紅綠紅」;他個性文靜但卻固執,最討厭別人說他是「帥哥」。「小恩」則活潑外向, 有時還會欺負哥哥小康。因此這兩個小傢伙就被他們稱為兩隻「小怪獸」。也因為如此, 他們的媽媽寧願辭去公職, 專心終日與他們倆周旋。(照片二:厲害的孫女小恩)



                                       


   昨晚,他們已經按時搭機回台灣了。前一天晚上, 小康就突然在被窩裡號啕大哭,原來是聽奶奶跟他說明天就要回去上學, 但是他卻哭著說:我不要回台北;我要住奶奶家。奶奶怎麼勸都沒用,甚至第二天一起床,就開始哭鬧,不要回去。他最聽奶奶的話,經奶奶一再安慰解釋才停止哭, 然而離開前,始終是悶悶不樂。(照片三:神情無奈的小康)



                                       


   我雖然聽到了他的哭聲, 可是以他現在的年齡及對事情的理解, 我又能說什麼。奶奶甚至比他更難過,上飛機前奶奶的眼眶比小康都紅, 因為這幾天他都是睡在奶奶身旁。


   在回程中才使我感覺到,「天從人願」這句話多麼重要。可是人生中卻偏偏有很多事情都「難從人願」;而且渺小的我們對很多事情卻都「無能為力」。於是心中又湧現了有不少問號:


     *類似小康的這個難題, 我們要怎樣回答才更恰當呢?


     *為什麼有些人偏偏不想住在某些地方?


     *如果事事都能天從人願該多好?


   看樣子,這些疑問只有留給時間去解回答了。還是拍一張全家福(還缺一位在班芙工作的女兒)放在桌面隨時看看,當作對未來的期待吧。(照片四:暫別合影)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關於標準化

   醫療作業的標準化   ---- 白內障症候群 之三


 


    做白內障手術的半個月的前後, 在拿藥方、領藥、用藥、手術報到、等候、手術、手術後複診與提示等方面, 有時使我有些感到困惑。因而使我想到:健康真好, 而且認為:「什麼都可以有, 就是不要有病; 什麼都好吃好用, 就是不要吃藥用藥; 到處都可以去, 就是不要去醫院」。


                            


    就以眼藥水為例, 雖然點眼藥水已經兩個星期, 有一種眼藥甚至已經用完, 可是從醫生、藥房、以及醫院所得到的用藥須知看來, 卻有某種程度的差異, 最後我還是以藥房隨藥附送的用藥須知為基準, 按時點眼藥.


    由於三種用藥須知的內容不同, 使我想起了在企業內工作時所重視的標準化作業程序。事實上, 凡是同一種疾病, 用藥也完全相同時, 大可以把醫生、藥房、與醫院發給病患的說明或要求, 如用藥時間、次數、數量等, 都以最標準化的方式印製成統一的格式上. 如不同單位或機構有補充事項, 再另行印製分發.


    病患面對這種還沒有標準化的説明、指引、須知等資料, 如果發現有好幾種版本, 除了當面請教醫生外, 最好是依循藥房發出的資料, 或者在領藥時, 立刻詢問藥劑師.


                           


     再以到醫院報到等候手術為例, 到醫院報到的時間與手術時間, 醫生都說的很清楚。然而報到處所的護理人員, 則有對病患作威作福的感覺。我雖然比預定時間早到了廿分鐘, 但是先報到後想用五分鐘去繳停車費時, 即使我告訴她, 我是提前報到了, 她卻仍然以蠻橫的口氣說:「你不能離開, 不然醫生就不給你動手術了!」接著又對另外一位先生帶有責備的口吻說:「先生, 你不能坐在這個椅子上; 這是病人用的。」事實上, 那個椅子已經坐了好幾個人, 而且每個人都坐了很久, 這是否意味著, 只要是她想要管的就非要聽她的不可? 甚至沒聽她對人說過一個「請」字。移民十多年來, 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護理人員. 不知道是否因為她是從南亞地區來的移民。看來,老移民欺壓新移民, 似乎全世界都有。


     我認為, 如果他們有標準化的作業, 只離開五分鐘, 而且距離手術時間至少還有一小時, 又為何不能離開片刻呢? 同樣, 又為何不在椅子上標示出「病患專用」字眼?    


                           


     我在用藥後的等候手術期間, 看到了護理人員把手術後的病患用輪椅推到等候處。之後, 護理人員還特別對病患交代, 三天內不能提重物、不能彎腰、脫鞋與繫鞋帶時要蹲下身、一至兩週內睡覺時要戴上眼罩以免受傷、恢復期間如對強光過敏, 出門就要戴太陽眼鏡、洗澡洗頭時不要讓肥皂水浸入眼中


     聽到他這番話, 心想:「這種作業方式真夠徹底;還沒有輪到我做手術, 我已經都聽清楚了。」


     然而, 從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之間, 因有護理人員輪流休息, 上述清楚交代的情形, 我只聽到了 一兩 次而已, 爾後手術過的病患, 包括我自己在內, 已經沒再聽到病房護理人員有任何交代, 只是由等候處的護理, 一言不發地把一張卡片及一張單頁說明交給了手術後的病患. 那張卡片, 我還是在十天之後才拿出來看的。


                             


    加拿大有優異的醫療品質水準, 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但是我經歷過的這次手術, 卻令我感到「也不過如此而已。」當然, 我們只能說:這只是各案罷了


    以此為例, 大家都有一套標準的作業程序, 然而卻沒有人人都按照標準去做; 這與沒有標準又有什麼差別呢?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採李情懷

採李情懷


   幾年前,在陽台邊種植了一棵黃金李。這幾年來,每年都結實累累;果實成熟時, 除了自己可以信手採摘品嚐外, 還可以分送給朋友, 更邀請朋友們攜家帶眷的共享採果之樂。看到採果人們歡天喜地的樣子, 自己平時施肥、修剪、澆水、蟲等的流汗、腰酸、背痛,都已一掃而光。 


   今年, 由於初春開花時幾次大雨, 打掉了很多可能結實的花, 所以左鄰右舍的果樹結的果實都不多. 但是我家的李樹, 雖然比往年少, 卻仍然很多; 朋友們採摘了兩三次, 仍然還是很多。. (圖片一: 串串黃金李)



                                  


   第三次來我家採摘黃金李的游泳朋友, 來了一家三代. 而且還帶來了馬爾蒂斯狗狗. 當小孩子剛剛看到了滿樹的李子, 就高興的拍照; 接著就迫不及待的往樹上爬, 狗狗也想跟上去。(圖片二: 全家採果樂,)



                                              


   俗語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由於每年李樹都會長高些, 既使大事修剪, 長在高處的李子, 縱然爬上梯子, 都不容易採摘得到, 於是自己設計了一個採摘工具; 使用幾次之後, 又經過改善, 採摘起來十分順手, 朋友們看了甚至還讚不絕口, 因為既可以往上頂、又可以套起來向下拉。你看, 圖中的採果工具, 你曾在哪家店裡看到過? (圖片三: 自製的採摘工具, 圖四: 工具真好用)



(自製的工具)        



                  (工具真好用)


                                             


   自己採收時發現, 已經成熟的李子, 輕輕拉碰, 就會掉落在工具中, 拿起來一看, 好漂亮的顏色, 紅中透黃, 但是偶爾上面會有裂開的現象。這時, 因為品相不好也不便送人, 只好次己吃。沒想到, 吃起來果肉又細、又黃、又嫩、又香,而剛剛成熟但又不很熟的李子, 顏色金黃略紅, 聞起來清香撲鼻, 吃起來十分甘美, 不過吃到皮時, 卻有點酸。因而使我頗有感觸:


   第一, 小時候曾聽說「歪瓜裂棗最甜」這句話. 現在真的體驗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圖片五: 在李樹上成熟後裂開的李子)



   第二, 歪瓜裂棗的啟示:人, 都喜歡接近年輕、英俊、貌美的、朋友、鄰居、同事、甚至戀愛對象,對於年齡漸長且品貌平常的人, 卻多望而怯步。然而事實上,年長多可顯現成熟、圓潤、豐實的風範;年輕固然聰秀可人、亮麗美感, 但有時,也許會像八九成成熟的李子, 品嚐起來卻免不了略有微酸。


   至於要如何體味年長的成熟與圓潤, 怎樣欣賞年輕的聰亮美感, 很可能要看「意願、寬忍、與接納」的修為程度了;這大概就是人生中值得咀嚼的地方吧!,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貨比四家!?

      貨比四家!?   白內障手術症候群 之二


    這次把自己做白內障手術的相關感受寫出來, 固然是因為引起了自己生活上、心智上、以及態度上的某種省悟。但也因為幾乎很多家庭免不了都有老、中、青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所以也希望這些感受,對於有長輩的前青人有參考價值。


                               


    記得前年到眼科醫生去做視力檢查時,那時的視力是0.8;由於平時看報紙或開車時,從來都不戴任何眼鏡;甚至看瓶瓶罐罐上密密麻麻那種小字體的說明書,也只偶爾才用放大鏡單獨看某幾個字, 所以我也一直認為自己的視力很好.


    然而去年九月再去做例行檢查時醫生卻跟我說,你的右眼視力很差,需要做白內障手術了.我聽了有些不以為然, 於是又讓他重新檢查一次; 檢查的結果仍然相同,視力約有 0.5。當時我有些驚訝,也有些不服氣。


                              


    去年十月剛好有事回台灣,於是順便到榮總去把雙眼都做檢查,還特別找了公認較有口碑的醫生.三個月內共看了三次, 每次連等候到看完至少都兩三個小時, 一方面醫師對於每位病患都看的十分仔細,而且每次都要做兩三種的檢查或檢驗。在三次看診的過程中,除每次都必須做視力檢查與眼壓檢查外, 也做過了眼睛的超音波, 以及每半年才能做的視野檢查.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檢查的結果:視力雙眼都是0.8左右、眼壓正常、沒有青光眼、只有輕微的白內障,也還不到動手術的程度。即使兩三位眼科醫生會診, 也認為白內障不需要動手術。


    這就使我更感到困惑了。


                              


    回到溫哥華後, 我把診斷結果告訴了家庭醫生;他也答應了我的央求, 換另外一個眼科的專科醫師。


    當我拜訪這位醫生時, 也坦承的把我的困惑告訴了他。他很耐心的聽我說, 一言不發。等我說完, 接著就做了一些檢查。看診之後他就慢調斯理的跟我解釋說:「別家醫生有他們的專業,我只按照我的專業給你檢查, 希望給你參考;我認為, 你的左右眼都要動手術。至於要不要做, 何時做, 都看你自己的決定了。」


    聽完他的話, 在回程中與內人討論結果, 還是決定到原來第一家眼科診所動右眼的手術。就這樣, 立刻再去掛號、預約手術時間、繳費、拿手術前需要點的眼藥。於是也按約定時間於七月廿三日動了手術。


                             


    前幾天用Skype與美國一位曾任臨床醫學教授的朋友聊天時, 提到了我動白內障手術的全部過程。他笑笑說:「讓你兩隻眼都開刀的醫生, 比前面幾個都更 Hungry;我自己看了好多次眼科醫生, 們都說我只有輕微的白內障, 絕不需要動手術。」接著又補充一句:「我們常說, 買東西要『貨比三家』;看樣子你應該再找另外一個白人專科醫生看看,來一個『貨比四家』,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聽了他「貨比三家」這句言外之意的話,想了想:也許下次我真應該去看第四個專科醫生。但是又想:「看到第四家時, 會不會醫生跟我說:『你要立刻動手術, 而且我這個診所還可以隨時幫你安排,不需要等那樣久!』」